用户名 密码
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重要讲话
秦勤局长在2012年全省公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 www.www.cctvlf.com  2012-02-15 10:49:18   浏览次数:  来源:局办公室 

坚定信心 锐意改革

奋力推进安徽公路事业转型发展

——在2012年全省公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秦  勤

2012年1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2011年全省公路工作,安排2012年重点任务,动员全省公路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坚定信心,锐意改革,奋力推进安徽公路事业转型发展。

 

一、2011年公路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安徽公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全省公路系统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科学养护、依法治路、文化建设”四个重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

一年来,主要做了七项工作:

(一)全力以赴,精心准备,国检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五年一度的大检阅,省厅高度重视,全省公路系统充分发动,以迎检为契机,全面梳理养护管理工作。成立了全省公路系统迎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与分工。按照国检要求,制订《迎检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对历年来养护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汇编成册。安排4920公里的备检路线,投资近20亿元进行大中修。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和路容路貌集中整治,组织开展两次预检,以良好的路容路貌迎接检查。根据国检抽签结果,精心制订迎检路线和检查方案。对我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特色与亮点进行认真总结归纳,受到检查组的好评。经过全系统尤其是合肥、池州、滁州、芜湖、黄山等11个受检市公路部门的齐心协力、苦干实干,我省总评分在各省、自治区中排名第七,创历史最好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一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个成绩是在税费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以较小的投入,依靠科学的组织和规范管理取得的,充分贯彻了交通运输部的养护管理新理念,得到部省领导和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日常养护日益加强。突出日常养护重点,继续加大检查考核力度,覆盖率达到100%。完善省、市、县三级检查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路面病害防治,对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路段进行跟踪监督、督促整改,确保路况保持良好状态。以预防性养护和精细化养护为主,加大投入,做好全面养护工作。阜阳、亳州、淮南、淮北等市举办了养护技能大赛,提升了基层职工养护技能。国检结束后,开展了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全年维修改造干线公路桥梁108座、安保工程540公里、灾害防治工程17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MQI)达到88分。

大中修管理逐步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对重点路段进行全方位养护。完善大中修工程管理模式,重点审查投资超过800万元以上项目的招标文件。建立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根据路况检测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科学制订大中修计划与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四项管理制度,建立省局抽查、市局督查、分局现场管理、监理旁站、施工单位自查等多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合肥、六安、宿州等市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测与监控,确保了工程质量。

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公安、气象等部门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建立了预警信息快速通报、联动响应和重大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整合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建立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健全应急处置指挥机制。积极参与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工作。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有效应对雨雪冰冻、山洪、泥石流等公路灾害,确保了受阻路段第一时间抢通。滁州、马鞍山等市开展公路交通应急演练,提升了公路部门应急保障实战能力。

安全生产态势平稳。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组织开展干线公路桥梁、隧道安全隐患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多次对施工中的桥梁、隧道及高陡边坡等重点施工点进行安全督查,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印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强化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与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大力实施干线公路安保、地质灾害防治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六安、池州、宣城、安庆、黄山等市山区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因灾中断交通的路段明显减少。全年公路安全生产状态良好、态势平稳。

(三)积极推进,严格监管,公路建设再创历史新高

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实施新改建工程1600公里,完成投资68.3亿元,同比增长36.5亿元,增长114.7%。累计完成路基609公里、底层741公里、油路607公里、水泥路196公里、桥梁 6318 延米/80座、涵洞 518 道。

前期工作不断加快。采取发函、实地对接、签订省市共建协议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各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明确前期工作责任主体,调动了地方政府开展前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路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开展G205安徽段改造示范工程总体方案设计,获交通运输部好评,并在全国推广。阜阳、亳州、宣城等市政府高度重视,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较快。

项目调度力度加大。定期召开路网调度会议,加大计量支付频率,对部分进展较慢世行项目,多次约见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时协调和解决资金不足、管理力量薄弱、建设环境影响等问题。截止2011年底,世行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亚行贷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制定《关于路网新改建工程项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两期路网建设工程质量巡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出台《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规则细则》等配套性文件,加强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组织开展全省路网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专项检查。召开全省路网项目标准化工地暨平安工地建设现场会,推进“平安工地”达标和工地标准化建设。

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成立全省国省道改建项目纪检监察巡视办公室,加强对国省道改建项目监督检查。印发《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对2008年以来自查出来的问题认真组织“回头看”,对2010年开工项目进行滚动排查,对2011年度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排查。截至12月底,自查5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排查问题104个,现已完成整改99个,正在整改5个。

(四)规范管理,严格执法,公路保护工作显现良性发展态势

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颁布实施,为我省公路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立法稳步推进。实行了公路法制员等制度,从源头上规范了执法工作。开展了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受到交通运输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督查组好评。积极应对了岳西落石案再审、周六高速公路案执行等涉路案件。

路面治超常抓不懈。扎实推进了治超站常态运行。深入开展“规范治超年”活动。制定治超站运行工作监管方案,对各站点设备运行、人员上岗、查处车辆、卸载车辆(吨位)等运行数据实时监测,定期通报,考核治超实绩。亳州、池州、安庆等7市落实了治超站机构编制。扎实推进了集中整治,参与开展了3次公安、交通联合治超行动与合六路联合治超行动,参与了华东片区以“保护路桥、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省际间联合治超活动,路面治超得到巩固。扎实推进了规范执法,实现了执法程序电子化,所有案件均在执法平台上办理,严格落实了查处分离和罚缴分离制度。扎实推进了抄告制度落实,初步实现了与交警数据电子对接。扎实开展治超督查工作。全年共查处超限车辆58674辆,卸载车辆45500余辆76万多吨。六安、亳州、淮北等市政府牵头强化路面治超,车辆超限超载现象逐步减少。

路政管理工作继续强化。开展“平安公路﹒2011”集中整治活动,全年共完成45600余件预警信息的整改工作。强化涉路工程监管,全年对385起涉路工程从前期工作、施工安全评价和后续监管等方面加强监督。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对干线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实行动态巡检,定期通报。强化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全年共制止违法建筑123起,拆除违法建筑45处。开展典型案件查处,全年共查处典型案件61起,结案率达96%以上。强化了管理信息化,全面使用公路行政执法平台,实行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年完成7100余件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网上并联审批,极大地方便了管理相对人。强化了基础装备的配置,为基层路政执法人员分批配备了执法车辆和通讯、现场勘查设备。

(五)强化监督,科学指导,农村公路行业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起草了《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项目督查,加大监管力度。对数据库内5529座农村公路危桥进行了复核评定。举办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管养水平稳步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4117公里,完成投资42.8亿元,同比增加12.4亿元,增长34.7%。编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细则》,着力推进管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强化养护工程省补专项资金报账管理试点,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拨付养护工程补助经费。制订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县乡道升级、村道建设和养护工程巡检方案,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巡检,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和关键指标合格率达到100% 。

(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公路改革与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积极做好税费改革人员安置收尾与总结工作,顺利完成3756涉改事业身份人员的转岗安置工作,整体上实现了平稳过渡,保持了行业稳定。启动了以理顺预算管理关系为重点的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核定了划转基数,各项工作正积极稳妥推进。完成了两大集团公司路政管理职能移交,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实现了体系完整、政令畅通。顺利实施南照大桥管理处移交地方管理工作。开展了深化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科技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组织开展了《干线公路交调站布局规划》等6个科技及科技推广项目的验收鉴定。建成全省三级公路信息通信专网,公路行政执法等业务平台开发应用不断深化,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稳步推进。《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等3项成果获第二届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有序推进。起草了《安徽省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全省收费公路摸底等工作。按照国家“五部委”和省政府要求,按时完成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整改工作,全省共撤除了4个经营性二级公路收费站,撤并1个经营性一级公路收费站,对部分项目收费期限进行了调整。

(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风廉政与行业文明建设再创佳绩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开展“机关建设年”、“加强作风建设、严明机关纪律”暨效能建设活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探索源头预防腐败新途径。着力抓好纠风工作,加大治超执法明查暗访力度,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巩固公路“三乱”治理成果。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认真抓好“小金库”、公务用车和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清理工作。认真落实便民惠民政策,全年公路绿色通道共减免通行费6.4亿元。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

文明创建取得新成绩。扎实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第二阶段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五级书记大走访”、“组织人事处(科)长下基层”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省公路局党委被安徽省委表彰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公路局机关再度被确认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全省公路系统有32家单位被评为安徽省“第九届文明单位”。在交通运输部开展的“双百”评选活动中,池州市公路局东至分局历山工区等3个道班被评为“全国模范道班”。合肥市公路局肥东分局王汝新等3名养护工被评为“全国模范养路工”。

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普及和推广“修路修身、养路养心”核心价值理念,得到交通运输部领导的肯定。推进文化公路工程建设,在205国道安徽段改造示范工程中提出“五色绘皖韵,一路读安徽”的创建理念,得到了交通运输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全省第三批廉政文化示范点,开展文化建设进机关活动。广泛开展摄影比赛、文艺创作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举办一系列公路文化交流、研讨活动,推进安徽公路文化的理论体系建设。在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梅劲厅长代表安徽交通运输行业介绍了公路文化建设经验,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拓展。通过持续的人才引进,行业技术人才断层、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与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历教育,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加大干部竞争上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力度,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开展了分层次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各级领导的决策水平和广大职工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舆论环境持续优化。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增进互动、争取支持。突出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典型和重大成就,成功策划公路养护、治超、文化建设、《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专题宣传。充分发挥安徽公路网站群、《江淮公路》杂志宣传平台,形成了正面舆论强势。出台《新闻信息工作指导意见》和《新闻宣传考核办法》,推动全省公路新闻宣传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局直单位发展态势良好。路政支队以打造全省公路系统执法单位标杆为目标,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公路技校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成绩。检测中心以提升资质、内强素质为抓手,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环安中心加大投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规范收费管理,通行费收入大幅提高沥青公司加大清欠力度,逐步规范管理,发展势头良好。金环酒店加快升级改造步伐,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增强。

在圆满完成各项主要工作的同时,综合管理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公路战备、资产实物、财务审计、工会、离退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政务中心窗口、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保密信息等工作扎实开展,为公路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1年我省公路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省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省局党委,向关心支持安徽公路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公路战线上的干部职工以及做出历史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公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在行业内部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行业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改革滞后的顽疾仍然存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二是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现有的公路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公路网运行、维护、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深化行业改革任重道远;三是计划管理模式不够科学、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部门协调沟通不够及时,极易造成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结果有误差;四是预算执行力不够强,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重资金供给、轻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现象仍然存在;五是由于项目前期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周期长,用地报批手续复杂,制约了前期工作进度;六是燃油税费改革的三年过渡期已经过去,但是受宏观政策的影响,普通干线公路新的筹融资机制尚未完全确立,资金筹措任务十分艰巨;七是个别单位和部门对作风效能建设认识不深刻,作风不扎实,纪律不严明,效能建设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八是国省干线公路车流量急剧增加,部分路段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时有反弹,国省干线公路与桥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剖析原因,认真研究措施,结合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二、当前公路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公路加快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深入分析公路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顺应发展形势,坚定信心,创新理念,振奋精神,破解难题,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我省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央将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稳”中求“进”、“稳”字优先的宏观调控政策,使银行信贷支持公路交通发展的难度仍然较大,土地、环保、资源等审批程序将更为严格,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部党组提出了2012年“调结构、控规模、保重点、促稳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刚刚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确定了稳中求进、适度超前,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突出重心、完善服务,安全发展、保障稳定的总要求,交通运输工作发展重心发生了变化,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深刻的影响。当前,我省公路交通已经进入公路网加快形成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时期,社会公众对公路交通在安全、便捷、畅通、舒适等公共服务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矛盾已逐步由过去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总体不足,转变为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服务能力与社会公众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我省公路发展仍将处于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期。

在充分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公路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全国公路交通运输需求持续旺盛。随着国家和我省财力的增长和普通干线公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增强,各级政府投入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的资金也将不断加大。交通运输部也明确表示,今年中央燃油税、车购税将重点向普通公路倾斜,在预算安排中逐步增加普通公路投资,切实保障普通公路养护资金。另外,我省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皖北发展势头强劲,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平稳顺利实施,为我省公路交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加之成品油价税费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公路交通资金的供给渠道,公路交通发展将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有利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机遇与挑战,全省公路系统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公路工作重心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在发展理念上。要由注重规模数量、单一通行功能向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二是在发展方式上。要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服务协调拉动转变。三是在建设模式上。要由“行业为主”向“政府主导、省市县共建”方式转变。四是在公路发展资金上。要由过度依靠收费公路政策、银行贷款向以公共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的筹融资政策转变。五是在管理方式上。要由忙于具体事务轻宏观管理向重规划、重宏观调控、重行业监管转变,由“管理决策保守、管理手段落后”向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监控智能化、公众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快速化、路政管理法治化”转变。六是在工作重心上。要由重“硬件”轻“软件”向加强公路文化建设、行业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增强行业发展软实力转变。

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五个牢牢把握”:一是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确定的年度责任目标,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推进各项任务完成。二是牢牢把握“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公路网络布局结构,积极实施国道网、省道网调整,加快发展一级公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能力充分、安全可靠的公路交通网络。三是要牢牢把握“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公路建设。四是要牢牢把握“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养护方针,不断推进科学养护,加强路面治超,提高执法水平,强化应急保障,提高工程质量,保障运营安全,提升管理水平。五是要牢牢把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公路精神文明建设和公路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着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注基层、关心职工,做好改革之年行业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三、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更是我省公路改革发展关键之年。做好2012年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快行业改革、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全省公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理顺关系,规范管理,调整结构,转型发展,加大公路养护管理和公路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公路文化和行业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全力推进安徽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全省公路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改革认识到位,方案周密,阶段性改革措施全面落实。

——公路投资。确保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工程完成投资50亿元。路面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路面结构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4亿元。

——养护应急。国省道技术状况指数(MQI)保持在80分以上,完成4个省级应急中心建设。

——路政执法。超限率控制在4%以下,路政案件结案率96%以上。

——建设管理。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质量交工验收合格率100%,竣工验收优良率80%以上,农村公路交工验收质量合格率100%。

——精神文明。创建900公里左右的省级文明示范路。省局机关创建全国交通文化示范单位和全省第三批廉政文化示范点。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精细化养护为重点,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服务水平

修订完善养护管理制度。出台《“十二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修订《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等,加强日常养护小修费使用和管理。制订《国省道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编制暂行规定》、《国省道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等,研究制订公路长大桥梁、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体系。

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继续开展公路路况检测(Cics),检测里程不少于正常使用国省道路段的50%。继续抓好季度路网养护质量调查。全面实施科学养护,建立以路况水平、服务水平和资金需求、投资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决策机制不断加强预防性养护,积极推广应用公路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实现公路养护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进一步规范大中修工程管理。出台《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从源头规范和指导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内容。加强养护市场管理,进一步推进养护作业专业化、机械化,逐步建立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强化质量控制,抓好材料进场、工地试验、施工工序等关键环节。科学组织养护施工,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和交通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养护工程质量。

不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快速通报与区域互动、部门联动的联动响应机制。开展公路交通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实战能力。积极推进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以市、县公路管理机构现有力量为主体的养护与应急中心及专业化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建立公路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加快全省自动交通量观测站建设。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建设达标活动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继续与交警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抓好事故黑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大力实施危桥改造、安保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和水毁修复工程,对国省干线公路危桥做到发现一处、处治一处。严格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开展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等重点目标的日常监测试点。建立桥梁养护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开展“星级桥梁养护工程师”评比活动。

(二)以强化监管为重点,稳步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建设

加快开展前期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形成充足的项目储备。建立前期工作通报制度,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动态跟踪。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力度和协调力度,尽可能压缩交通公路部门的行业审查时间,积极与省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加快环评、土地等专项审批步伐。加快推进2013年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部“十二五”重点改造项目G104、G105、G205和亚行Ⅱ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全面落实建设新模式。严格落实省政府皖政〔2010〕44号文件精神,坚持国省道“政府主导、省市县共建”的建设模式,协助省厅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路网建设管理中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探索新建设模式下公路管理机构履行行业监管的模式、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路网建设全行业监督管理体系。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平稳推进路网项目建设。继续加强施工力量和资金调度,加大安全质量督查,重点加强亚行等重点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加强工程建设行业监管。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开展路网项目质量巡检,实现在建项目巡检率100%。加强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强化建设市场管理。出台《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手册》,全力推进参建单位工地建设标准化和工程施工标准化,全面提升路网项目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继续做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后续工作,巩固清理成果。严格按照政策和标准,强化收费公路设站收费行业审查工作。强化普通公路收费站行业监管,深入推进“微笑服务、温馨交通”和“文明收费窗口”的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手段,提高“鲜活农产品”检测效率和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全面贯彻落实“绿色通道”政策。

(三)以规范执法为重点,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

扎实推进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立法进程,修订《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安徽省公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工作。深入开展案卷评查,在基层执法单位实行执法案件月评制度。大力推进公路行政执法形象的统一和规范,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持续加强路面治超。加大沟通和协调力度,年内完成治超机构和编制的落实。抓好治超站收尾工作,上半年完成治超站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国家一类治超站的审计工作。重点抓好流动执法点的布设,按照合理、规范、适度集中的原则,选择与公路基层站所较近、适合执法的地方布设流动执法点,并向社会公布,开展流动执法,填补治超盲点。积极主动参与治超联合行动和华东片区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大力合作。重点抓好冲卡闯卡的治理,掌握冲卡闯卡的规律和视频证据,适时会同公安严厉打击冲卡闯卡违法行为。重点抓好公正执法工作,在规范执法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软件的升级,解决地区认定标准差异、处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提升公正执法水平。重点抓好行业联动,加强与运管、交警在路面治超的结合,特别是在违法信息交换和后续处理方面的合作。加强路政与治超的结合,特别是治超站要在做好治超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管辖路段的路政管理工作。加强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治超的结合,特别是要利用高速公路出口的计重数据,与干线公路治超站卡点联合开展治超工作。重点抓好治超督查工作,继续通过开展全省性督查、聘请行风监督员等措施,提升纠风治乱水平。

不断强化涉路行为监管。突出抓好平安公路集中整治,通过整治,强化、拓展基层分局的执法功能,提升基层分局在公路管理中的作用。突出抓好涉路工程监管,从设计的源头抓起,严审技术方案,加大安全评价的力度,扩大交警、安监对涉路工程的参与度和监管度,减少监管盲点。突出抓好标准和软件的升级改造,完成《非公路标志安全设置技术要求》等地方标准的修订工作。完成公路执法平台、公路行政许可系统的升级改造,使路政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四)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持续加强农村公路行业管理

加强民生工程行业监管。开工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1000座。加快农村公路危桥复核认定,建立农村公路危桥项目数据库。以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两个重点,加大巡检和督查力度。对年度计划内项目,省级巡查大中桥项目实现全覆盖、小桥项目达到20-30%。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实行项目公示制。

实施农村公路完善工程。加快推进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3000公里。以市为单位,每年将年度计划内20%的县乡道升级项目纳入省级农村公路巡检范围。指导和督促各市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统计台账制度,确保安保工程数据库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开展农村公路管养年活动。编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指南,认真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继续深化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重点落实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乡道、村道的管养责任。开展农村公路管养文明示范路和管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力争全省95%以上的乡镇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加大农村公路治超力度,鼓励各地探索适用的农村公路保护机制。

(五)以文化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行业软实力

突出抓好行业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进一步推进微笑服务进基层、进机关。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文明窗口等争先创优活动。以G205示范路为标杆,深入推进省级文明示范路建设。持续开展“职工之家”和“五小”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基层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行业建设。

深入推进公路文化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安徽公路文化手册》活动,落实以“修路修身、养路养心”为主要内容的安徽公路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变,通过试点,典型引路,结合大中修、安保、应急工程建设,实施文化公路工程。进一步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充分发挥全系统书画、摄影、艺术团、文学创作等业余文化团体的作用,精心创作,多出精品,为基层职工服务,活跃职工生活。建立公路行业电子荣誉展览室,启动安徽公路博物馆建设。加强示范单位建设,确保省局申报交通运输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全省第三批廉政文化示范点取得成功。

不断强化新闻宣传。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升行业舆论引导能力。精心做好专题宣传策划,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宣传公路、推介公路。建立与媒体互动沟通机制、新闻信息发布机制和舆情跟踪通报机制。认真研判公路改革转型期的突出矛盾,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社会追踪的“热点”和“难点”。积极利用《江淮公路》杂志、安徽公路网站等宣传载体,提升公路行业在全社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持续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加强水泥路面裂缝沥青砂处置技术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公路协同办公等科技信息化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提高项目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公路信息通信专网、视频会议等信息化系统日常运行,提升公路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发国省道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活动,全面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

(六)以作风效能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行业自身能力建设

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编印《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继续开展纠风督查工作,防止公路“三乱”现象发生。继续认真查处信访举报案件。

扎实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以各级公路部门机关和公路收费站、政务大厅、治超站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严明机关纪律”暨效能建设活动促进行业作风进一步转变、效能进一步提升。

继续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推进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加大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拓宽干部挂职锻炼的交流渠道,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和人才资源储备。

不断加强机关及局直单位管理。省局机关通过开展“文明处室”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各级公路部门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进一步增强局直单位意识,强化局直单位管理。局直各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主动服务全省公路发展。

同时,还要继续抓好离退休、公路战备、史志编写、工会、计划生育、政务窗口、劳动保障、档案管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保密信息等各项工作,保障公路事业协调发展。

 

四、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加快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我省公路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政策效应的交变期、税费改革的过渡期、行业发展的转型期和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提出,要以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全省公路系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发展遇到的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去破除发展障碍,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行业改革,认真谋划,严抓落实,奋力推进公路事业转型发展。

(一)坚决摒弃“五种观念”,增强“五种意识”,努力实现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大提升

一是摒弃小进则满观念,增强忧患意识。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辩证地看待,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以先进省市、先进单位为标杆,鼓足干劲,克服困难,加速前进,实现超越。二是摒弃因循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要破除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思想,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冲破各种体制机制束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实现谋划工作有新思路、推动发展有新举措,各项工作有新突破。三是摒弃安逸享乐观念,增强艰苦奋斗意识。在交通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大环境下,我们必须摒弃这种坐享其成、安逸享乐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在发展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抢抓发展机遇,打下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攻坚战”。四是摒弃片面狭隘观念,增强顾全大局意识。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把单位发展与全行业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与单位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空间、时间、思路的全局性、协调性,真正做到全局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推动全行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五是摒弃急功近利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党组的部署要求,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坚持稳中求进、适度超前,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突出重心、完善服务,安全发展、保障稳定。

 (二)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增强行业发展新活力

总体思路上,要以理顺事权、改革人员经费渠道、改革计划管理模式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省市条块结合、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公路管理体制。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既能够充分发挥市县积极性,又能够增强全省统筹调控能力,有利于发挥路网整体功能,责权利统一的管理体制,推动我省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是改革人员经费渠道,理顺预算管理关系。从2012年起,将公路部门原由省级管理的市县基本支出、小修保养经费、治超站运营经费和战备渡口专项补助经费等划转市级管理;资产和非税收入划归市级管理。改变公路管理体制不顺、管人与管经费相脱节的被动局面,有效解决“职能交叉”问题,使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全省公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改革养护事权责任,明确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建立权责明晰的责任体系,按照权责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管养责任,实现公路管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国省道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委托各市公路管理机构进行,国省道大中修、危桥改造、安保、灾害防治、水毁等养护工程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下达年度计划,各市公路管理机构具体实施。

三是改革建设管理体制,回归公路公益属性。按照省政府皖政〔2010〕44号文件要求,国省道实行“政府主导、省市县共建”的建设模式,各市、县人民政府为本区域内国省道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工程实施、建设资金的筹措等工作;省交通运输厅授权省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行业管理,对前期工作文件进行行业审查,对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质量、进度、资金等实行宏观指导和监管,按工程进展情况划拨补助资金,分类实行工程交(竣)工验收。

四是改革计划管理模式,适应预算管理要求。根据省政府批准的《“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建立国省道建设、养护工程项目库,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建立两年滚动发展动态储备机制。同时,建立适应预算管理的计划管理机制,由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规划和项目库,编制年度建设、养护工程计划,报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审核,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审核、平衡各市年度计划后,向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全省公路建设、养护工程年度建议计划,由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审定后下发。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按照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年度计划,督促项目法人完善后续的基本建设程序,同时加大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

五是改革养护运行机制,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按照“管养分离、政企分开”的总体思路,坚持“总体谋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将公路养护生产职能剥离,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养护公司,统一管理道班,使道班成为养护公司的作业点,实现养护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同时,加挂公路养护与应急中心,承担应急抢险、日常养护、小修保养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职能,平时提供基本的公路出行服务保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作为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公路抢通保通。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

省公路局已经成立了全省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落实省交通运输厅部署各项任务,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各市公路局也应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下,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级公路部门要根据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好内部职工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职工利益,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保持行业稳定,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省公路发展遇到了最为严峻的考验,也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展望2012,对于全省公路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发展与改革的攻坚之年、突破之年,让我们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力而为,坚定信心,锐意改革,为开创我省公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字体:
?
政务动态
公路要闻
图片新闻
公路建设
公路养护
公路执法
精神文明
重要讲话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